📜  在C++中“删除此”(1)

📅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5:37:34.650000             🧑  作者: Mango

在C++中“删除此”

在C++中,对于某个对象的销毁操作,可以使用“删除此(delete this)”语句来实现。但是,这种操作需要非常小心,因为一旦一个对象被删除,它的内存就会被释放,此后再使用指向该对象的指针就会引发未定义的行为。

删除此的原理

在C++中,可以使用delete操作符来销毁对象。而“删除此”的原理就是在类的成员函数中,使用delete操作符来销毁该对象本身。

例如,假设我们有一个类A:

class A {
public:
    void destroy() { delete this; }
};

可以看到,destroy()函数中使用了delete this语句,来销毁对象本身。这时,如果我们调用对象的destroy()函数,那么该对象就会被销毁。

注意事项

使用“删除此”操作需要非常小心,因为一旦一个对象被删除,那么该对象的指针就会变成“野指针”,不能再进行访问。而如果其他部分继续使用该指针,就会引发未定义的行为。

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情况下,“删除此”操作是非常危险的。例如,如果一个类在被创建的过程中,分配了一些动态内存而没有进行释放,并且在析构函数中调用了“删除此”操作,那么这些动态内存就会被泄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使用“删除此”操作。

示例

下面是一个示例,演示了如何使用“删除此”操作: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
public:
    A(int i) : m_i(i) {}

    void destroy() { delete this; }
    void print() { cout << "m_i = " << m_i << endl; }

private:
    int m_i;
};

int main() {
    A* pA = new A(10);
    pA->print();
    pA->destroy();
    pA->print();  // 这里会引发未定义的行为

    return 0;
}

注意,在destroy()函数中,我们使用了delete this语句删除了对象本身。而在main()函数中,我们使用原指针pA调用了对象的print()函数和destroy()函数。由于destroy()函数中删除了对象本身,因此在print()函数中访问该对象时,就会引发未定义的行为。

总结

总的来说,“删除此”操作在C++中是非常非常危险的。要避免出现“野指针”的情况,需要在所有的指针都不再使用之前,确保对象已经被完全销毁。同时,在类的设计中,也需要考虑到使用“删除此”操作的情况,尽量避免出现内存泄漏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