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线安全性-蓝牙堆栈

📅  最后修改于: 2020-12-03 06:31:24             🧑  作者: Mango


当我们使用Wi-Fi通信(基于802.11协议)时,其OSI模型的所有层都将参与通信。您始终拥有第1层,该层将是无线物理层(调制和编码)。接下来,在第2层上,您将具有802.11标头。然后,在第3层上-所有IP信息,依此类推。

蓝牙协议栈的不同之处在于,设备不必使用协议栈中的所有协议(通信模型的所有层)。这是因为,蓝牙已开发为可用于各种通信应用程序,并且正是该应用程序指定通信使用蓝牙堆栈的哪一部分。

蓝牙堆栈通信

蓝牙协议层及其相关协议如下-

  • 蓝牙核心协议基带-LMP,L2CAP,SDP

  • 电缆更换协议-RFCOMM

  • 电话控制协议-TCS二进制,AT命令。

  • 采用的协议-PPP,UDP / TCP / IP,WAP。

您可以在堆栈上看到的另一个元素是主机控制器接口(HCI)。该HCI为基带控制器,链路管理器,硬件状态,寄存器提供了命令界面。因此,用于蓝牙通信的Linux工具的所有名称都以“ hci”开头;示例-“ hciconfig”,“ hcidump”,“ hcitool”。您将在以下各节中看到所有正在使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