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电子-BJT

📅  最后修改于: 2020-11-23 04:18:34             🧑  作者: Mango


双极结型晶体管(BJT)是一种晶体管,其操作取决于两个半导体的接触。它可以充当开关,放大器或振荡器。由于其工作需要两种类型的电荷载流子(空穴和电子),因此被称为双极晶体管。空穴是P型半导体中主要的电荷载流子,而电子是N型半导体中的主要电荷载体。

BJT的象征

BJT符号

BJT的结构

一个BJT具有两个PN结背对背连接,并共享一个公共区域B(基极)。这样可确保在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的所有区域都建立接触。 PNP双极晶体管的结构如下所示。

BJT结构

上面显示的BJT由两个背对背连接的二极管组成,导致耗尽了称为准中性线的区域。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的准中性宽度在上面表示为W E ‘,W B ‘和W C ‘。他们获得如下-

$$ W_ {E} ^ {‘} = W_ {E} -X_ {n,BE} $$ $$ W_ {B} ^ {‘} = W_ {B} -X_ {p,BE} -X_ {p ,BC} $$ $$ W_ {C} ^ {‘} = W_ {C} -X_ {n,BC} $$

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电流的常规符号分别由I EI BI C表示。因此,当正电流遇到集电极或基极触点时,集电极和基极电流为正。另外,当电流离开发射极触点时,发射极电流为正。从而,

$$ I_ {E} = I_ {B} + I_ {C} $$

当相对于集电极和发射极向基极触点施加正电压时,基极-集电极电压以及基极-发射极电压都将变为正值。

为了简单起见,假定V CE为零。

电子从发射极扩散到基极,而空穴的扩散则从基极扩散到发射极。一旦电子到达基极-耗尽层区域,它们就会被电场扫过该区域。这些电子形成集电极电流。

当BJT在正向有源模式下偏置时,总发射极电流是通过将电子扩散电流( I E,n ),空穴扩散电流( I E,p )和基极发射极电流相加而获得的。

$$ I_ {E} = I_ {E,n} + I_ {E,p} + I_ {r,d} $$

集电极总电流由电子扩散电流( I E,n )减去基极复合电流( I r,B )得到。

$$ I_ {C} = I_ {E,n} -I_ {r,B} $$

通过将空穴扩散电流( I E,p ),基极复合电流( I r,B )和耗尽层的基极-射极复合电流( I r,d )相加而获得基极电流I B的总和。

$$ I_ {B} = I_ {E,p} + I_ {r,B} + I_ {r,d} $$

运输因子

这由集电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之比给出。

$$ \ alpha = \ frac {I_ {C}} {I_ {E}} $$

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以发现基极电流由发射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之间的差给出。

当前收益

这由集电极电流与基极电流之比给出。

$$ \ beta = \ frac {I_ {C}} {I_ {B}} = \ frac {\ alpha} {1- \ alpha} $$

上面解释了BJT如何产生电流放大。如果集电极电流几乎等于发射极电流,则传输因子(α)接近1。因此,电流增益(β)大于1。

用于进一步分析,传输因子(α)被重写为的发射极效率(γE)的基运输因子(αT)和耗尽层(δr)的重组因子的产物。它被重写如下-

$$ \ alpha = \ gamma _ {E} \ times \ alpha _ {T} \ times \ delta _ {r} $$

以下是讨论的发射极效率,基极输运因子和耗尽层复合因子的摘要。

发射极效率

$$ \ gamma _ {E} = \ frac {I_ {E,n}} {I_ {E,p} + I_ {E,P}} $$

基本运输因子

$$ \ alpha _ {T} = \ frac {I_ {E,n} -I_ {r,b}} {I_ {E,n}} $$

耗尽层复合因子

$$ \ delta _ {r} = \ frac {I_ {E} -I_ {r,d}} {I_ {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