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5:23:34.320000             🧑  作者: Mango
在算法中常常需要面对一个问题:如何在最多 K 次更改后最大化数组中不同元素的数量。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通常可以使用贪心策略或者动态规划来解决。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个方法:
贪心策略:使用最大堆或者最小堆进行处理,每次从堆中选择出现次数最多或者最少的元素,将其替换成另一个不同的元素。重复该过程 K 次,直到堆为空或者 K 次更改已经完成。最终数组中不同元素的数量即为答案。
动态规划:定义状态 dp[i][j] 表示前 i 个元素中,经过 j 次修改后不同元素的最大数量。那么状态转移方程可以定义为:
dp[i][j] = max(dp[i][j], dp[k][j-1] + count)
,
其中 k ∈ [0, i) 且 nums[k] != nums[i],count 表示将 nums[k] 替换成 nums[i] 后新增加的不同元素数量。
最终的答案即为 dp[n][k],其中 n 表示数组 nums 的长度。
下面详细介绍每个方法的实现过程。
我们先来看一下如何使用最大堆或者最小堆来解决该问题。
我们可以使用最大堆来维护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每次将堆顶元素替换成不同的元素,直到堆为空或者完成 K 次更改。为了方便,我们可以使用 map 来统计每个元素的出现次数。
int max_diff(vector<int>& nums, int K) {
unordered_map<int, int> count;
for (int x : nums) {
count[x]++;
}
priority_queue<pair<int, int>> pq;
for (auto& [num, cnt] : count) {
pq.push({cnt, num});
}
int ans = 0;
while (!pq.empty() && K > 0) {
auto [cnt, num] = pq.top();
pq.pop();
if (cnt <= K) {
ans++;
K -= cnt;
} else {
ans += K;
K = 0;
}
if (cnt - K > 0) {
pq.push({cnt - K, num});
}
}
return ans;
}
我们也可以使用最小堆来维护出现次数最少的元素,每次将堆顶元素替换成不同的元素,直到堆为空或者完成 K 次更改。
int min_diff(vector<int>& nums, int K) {
unordered_map<int, int> count;
for (int x : nums) {
count[x]++;
}
priority_queue<pair<int, int>, vector<pair<int, int>>, greater<>> pq;
for (auto& [num, cnt] : count) {
pq.push({cnt, num});
}
int ans = 0;
while (!pq.empty() && K > 0) {
auto [cnt, num] = pq.top();
pq.pop();
ans++;
K--;
if (cnt > 1) {
pq.push({cnt - 1, num});
}
}
return ans;
}
我们接下来看一下使用动态规划进行求解的方法。
int dp_diff(vector<int>& nums, int K) {
unordered_map<int, int> lst;
vector<int> dp(nums.size() + 1);
for (int i = 1; i <= nums.size(); i++) {
int cnt = lst[nums[i - 1]];
int sum = dp[i - 1];
dp[i] = sum + 1;
for (int j = 1; j <= K; j++) {
if (cnt > j || i == 1) {
dp[i] = max(dp[i], sum + 1);
}
else {
dp[i] = max(dp[i], dp[lst[nums[i - 1]]] + j - cnt + 1);
}
}
lst[nums[i - 1]] = i;
}
return dp[nums.size()];
}
在该实现中,我们使用了一个 lst 数组来记录每个元素最后一次出现的位置,dp 数组表示前 i 个元素中,经过 j 次修改后不同元素的最大数量。对于 dp[i][j],我们遍历 i 前面的元素,将 nums[k] 替换为 nums[i] 后,新增加的不同元素数量为 j-cnt+1,其中 cnt 表示 nums[k] 在 i 之前出现的次数。
以上两种算法都可以实现在最多 K 次更改后最大化数组中不同元素的数量,但是它们的时间复杂度不同。贪心策略的时间复杂度为 O(n log n),其中 n 是数组的长度;动态规划的时间复杂度为 O(n K),其中 n 是数组的长度,K 是最多可以更改的次数。对于数据规模较小的情况,两种算法都可以使用,但对于数据规模比较大的情况,建议选择动态规划算法来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