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5:27:34.541000             🧑  作者: Mango
给定一棵二叉树,求其中左子树的平均值至少为 K 的节点数。注意,只考虑左子树的平均值,右子树不考虑。
输入:
5
/ \
2 8
/ \
7 15
输出:
2
解释:
节点 2 和节点 7 的左子树平均值均为 4.5,满足要求。而节点 8 和节点 15 的左子树平均值均小于 4.5,不满足要求。
此题可以使用后序遍历来求解。对于每一个节点,我们需要知道其左子树的值之和以及节点个数,然后计算左子树的平均值。
在遍历每个节点时,我们需要记录左子树的值之和与节点个数。同时,我们需要记录最终的结果,即符合要求的节点个数。
为了实现这个功能,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函数,它的功能是统计一个节点及其子树中的左子树值之和、节点个数以及符合要求的节点个数。该函数的实现可以参考下面的伪代码:
def traverse(node):
if node is None:
return 0, 0, 0
left_sum, left_count, left_result = traverse(node.left)
right_sum, right_count, right_result = traverse(node.right)
if left_sum / left_count >= K:
result = left_result + 1
else:
result = left_result
sum = left_sum + right_sum + node.value
count = left_count + right_count + 1
return sum, count, result
伪代码中的 traverse
函数的返回值是一个三元组 (sum, count, result)
,分别表示左子树的值之和、节点个数以及符合要求的节点个数。对于叶子节点,它的左子树的值之和和节点个数均为 0。对于一个非叶子节点,我们首先递归计算其左子树的统计结果,再递归计算其右子树的统计结果。然后,我们根据左子树的平均值是否大于等于 K 来更新符合要求的节点个数。最后,我们计算左子树的值之和、节点个数以及右子树的值之和,计算出该节点的统计结果并作为函数返回值返回。
函数的正式实现可以参考下面的代码:
class TreeNode:
def __init__(self, value):
self.value = value
self.left = None
self.right = None
def count_nodes_with_average_greater_than_k(root, k):
def traverse(node):
if node is None:
return 0, 0, 0
left_sum, left_count, left_result = traverse(node.left)
right_sum, right_count, right_result = traverse(node.right)
if left_count > 0 and left_sum / left_count >= k:
result = left_result + 1
else:
result = left_result
sum = left_sum + right_sum + node.value
count = left_count + right_count + 1
return sum, count, result
_, _, result = traverse(root)
return result
函数 count_nodes_with_average_greater_than_k
封装了函数 traverse
,并接受一个二叉树节点和一个数值 K 作为输入。函数返回符合要求的节点数。
这是一道树的遍历题目,需要使用递归来求解。对于树的遍历题目,我们需要明确递归函数的输入和输出。对于本题,我们定义递归函数的输入为一个节点,输出为一个三元组 (sum, count, result)
。
在实际编写代码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一些细节。例如,对于叶子节点,它的左子树的值之和和节点个数均为 0。对于符合要求的节点,我们需要更新的是最终结果 result
,而不是中间变量 left_result
。
最后,我们需要自己编写测试用例来验证代码的正确性。测试用例应覆盖各种情况,包括二叉树为空、二叉树不满足要求、二叉树符合要求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