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4:55:48.342000             🧑  作者: Mango
在字符串处理中,检查一个字符串是否可以通过删除其中的子字符串,变成另一个给定的字符串,是一道比较常见的面试题。在实际应用中也可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例如文本处理、数据清洗等领域。
下面介绍几种解法,供程序员参考。代码示例使用Python语言实现。
最简单的解法是暴力枚举所有可能的子字符串,然后判断是否能够通过删除部分子字符串,得到目标字符串。具体实现如下:
def can_convert(source: str, target: str) -> bool:
for i in range(len(source)):
for j in range(i+1, len(source)+1):
# 如果删掉 source[i:j] 后得到 target 字符串,则返回 True
if source[:i] + source[j:] == target: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n^3)$,其中 $n$ 是字符串的长度。在实际应用中不太实用。
本题也可以通过双指针法来解决。具体思路是:用两个指针 i 和 j 分别指向源字符串和目标字符串的第一个字符,然后在源字符串中寻找与目标字符串当前字符匹配的位置。如果找到了就将两个指针都向后移动,否则只移动源字符串的指针。最终如果 j 移动到目标字符串的末尾,就说明能够通过删除子字符串得到目标字符串。
代码实现如下:
def can_convert(source: str, target: str) -> bool:
i, j = 0, 0 # 分别指向源字符串和目标字符串的第一个字符
while i < len(source) and j < len(target):
if source[i] == target[j]:
j += 1
i += 1
return j == len(target)
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n)$,其中 $n$ 是字符串的长度。在实际应用中比暴力枚举更为高效。
本题还可以通过动态规划来解决。具体思路是:定义二维数组 dp[i][j] 表示从源字符串的 i 位置开始,是否能够通过删除子字符串得到目标字符串的 j 位置。那么状态转移方程可以写作:
$$ dp[i][j] = \begin{cases} True &\text{if}\ j = n, \ dp[i+1][j] &\text{if}\ s[i] \neq t[j], \ dp[i+1][j+1]\ |\ dp[i+1][j] &\text{if}\ s[i] = t[j]. \end{cases} $$
其中 n 是目标字符串的长度。最终结果就是 dp[0][0]。
代码实现如下:
def can_convert(source: str, target: str) -> bool:
n = len(target)
m = len(source)
dp = [[False] * (n+1) for _ in range(m+1)]
for i in range(m, -1, -1):
for j in range(n, -1, -1):
if j == n:
dp[i][j] = True
elif i == m:
dp[i][j] = False
elif source[i] != target[j]:
dp[i][j] = dp[i+1][j]
else:
dp[i][j] = dp[i+1][j+1] or dp[i+1][j]
return dp[0][0]
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空间复杂度也为 $O(n^2)$。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空间优化,将二维数组优化成一维数组。
以上就是检查是否可以通过删除子字符串将字符串转换为另一个给定的字符串的三种解法。程序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