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5:03:08.321000             🧑  作者: Mango
在程序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对一个数组进行统计、分析等操作,其中一个常见问题是统计其中包含m个奇数的子数组的数量。
给定一个整数数组 nums 和一个整数 m,统计该数组中包含恰好 m 个奇数的子数组的数量。
例如,给定数组 nums = [1, 2, 3, 4, 5] 和 m = 2,其中包含恰好 2 个奇数的子数组为 [1, 2, 3], [1, 2, 3, 4, 5], [3, 4, 5],共计 3 个。
最朴素的想法,就是枚举所有的子数组,并统计其中奇数的个数。时间复杂度为 O(n^3),显然过高,无法通过较大的数据测试。
def countSubarrays(nums, m):
count = 0
n = len(nums)
for i in range(n):
for j in range(i, n):
odd_count = 0
for k in range(i, j + 1):
if nums[k] % 2 == 1:
odd_count += 1
if odd_count == m:
count += 1
return count
利用前缀和优化暴力枚举,可以将时间复杂度优化至 O(n^2)。具体思路是,先求出原数组的前缀和数组,然后用前缀和计算任意子数组的和。
具体实现中,需要对前缀和数组中的所有奇数进行离散化处理,并用哈希表记录奇数和其出现次数的对应关系。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def countSubarrays(nums, m):
count, n = 0, len(nums)
prefix_sum, odd_count = [0] * (n + 1), [0] * (n + 1)
for i in range(n):
prefix_sum[i + 1] = prefix_sum[i] + nums[i]
odd_count[i + 1] = odd_count[i] + (nums[i] & 1)
odd_dict = defaultdict(int)
for odd in odd_count:
odd_dict[odd] += 1
for odd in odd_dict:
if odd - m in odd_dict:
count += odd_dict[odd] * odd_dict[odd - m]
return count
最优解法是利用双指针算法,在一次遍历中计算出所有子数组中奇数的个数。具体思路是,用两个指针 i 和 j 分别指向数组头和尾,同时维护两个变量 odd_count 和 count,前者表示当前子数组中奇数的个数,后者表示目前满足条件的子数组个数。
如果 odd_count == m,则 count 加一,此时将 i 向右移动一位,并且奇数的个数减一;如果 odd_count < m,则将 j 向右移动一位,并且奇数的个数加一;否则将 i 向右移动一位,并将奇数的个数减一。
该算法总时间复杂度为 O(n),空间复杂度为 O(1),是本题的最优解。
def countSubarrays(nums, m):
i, j, count, odd_count = 0, 0, 0, 0
while j < len(nums):
if nums[j] % 2 == 1:
odd_count += 1
while i <= j and odd_count > m:
if nums[i] % 2 == 1:
odd_count -= 1
i += 1
if odd_count == m:
count += 1
j += 1
return count
本题属于数组和双指针的典型应用之一,分别利用前缀和、离散化和双指针等算法,可以将时间复杂度从 O(n^3) 优化至 O(n)。在实际开发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算法进行优化,以获得更高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