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MS中基于锁的并发控制协议(1)

📅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4:40:40.001000             🧑  作者: Mango

DBMS中基于锁的并发控制协议

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并发访问。其中,基于锁的并发控制协议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锁的概念

锁是一种同步机制,它可以限制多个线程或进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在DBMS中的锁主要分为两类:共享锁(共享读锁)和排他锁(互斥写锁)。

  • 共享锁:可以被多个事务同时获取,用于读取和查询操作。
  • 排他锁:只能被一个事务获取,用于修改、更新或删除操作。
并发访问的问题

在数据库中,多个用户或进程可能同时对同一数据进行读写操作,如果不进行协调,就会出现访问冲突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例如,如果两个事务同时对一个数据进行修改操作,那么就可能会出现一个事务的修改被另一个事务覆盖的情况。

并发控制协议的作用

并发控制协议用于协调多个用户或进程对数据的访问,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其中,基于锁的并发控制协议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 共享锁:可以被多个事务同时获取,用于读取和查询操作。
  • 排他锁:只能被一个事务获取,用于修改、更新或删除操作。
基于锁的并发控制协议的实现

基于锁的并发控制协议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事务开始:每个事务开始时,都需要向系统申请一些锁资源。
  2. 锁申请:当事务需要访问某个数据时,就需要向系统申请相应的锁。
  3. 锁释放:当事务访问完某个数据时,需要释放相应的锁资源。
  4. 死锁处理:当两个或多个事务都在等待对方释放锁时,会出现死锁的情况,需要进行一些处理以避免死锁发生。

在DBMS中,通常采用两种基于锁的并发控制协议:两阶段锁协议和时间戳协议。

两阶段锁协议

两阶段锁协议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基于锁的并发控制协议,具体步骤如下:

  1. 申请阶段:当事务需要访问某个数据时,先申请共享锁。如果事务只需要读取数据,则只申请共享锁。如果事务需要修改数据,则需要先申请排他锁。
  2. 生效阶段:当所有需要的锁都已经成功获取时,锁资源才会被事务所持有,此时锁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称为锁生效。这一阶段事务可能会对数据进行访问和修改。
  3. 释放阶段:当事务访问完毕后,需要释放所持有的锁资源。
时间戳协议

时间戳协议是另一种基于锁的并发控制协议,与两阶段锁协议相比,时间戳协议具有更高的并发性和更低的锁冲突率。

时间戳协议的基本思想是,为每个事务分配一个时间戳,每个数据项都有两个时间戳(读时间戳和写时间戳),向系统申请锁资源时使用时间戳比较。

具体流程如下:

  1. 事务开始时,为其分配一个时间戳。
  2. 对于每个数据项,维护一个读时间戳和一个写时间戳。
  • 读时间戳:最近一次成功读取该数据项的事务时间戳。
  • 写时间戳:最近一次成功修改该数据项的事务时间戳。
  1. 事务需要访问某个数据时,在申请锁资源时比较自己的时间戳和数据项的时间戳,如果自己的时间戳比数据项的时间戳早,则可能会发生冲突,需要等待锁资源;如果自己的时间戳比数据项的时间戳晚,则可以立即访问该数据。
  2. 当事务完成访问时,根据其访问类型(读或写),更新数据项的时间戳,并提交事务。
总结

基于锁的并发控制协议是保证多个用户或进程对数据访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常用的两种协议是两阶段锁协议和时间戳协议,具体使用哪种协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同时,为了保证效率和可靠性,需要对协议进行优化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