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  最小化将阵列划分为K个组的成本(1)

📅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5:40:15.868000             🧑  作者: Mango

最小化将阵列划分为K个组的成本

介绍

在编写程序时,有时需要将一个数组划分成K个组,以最小化划分成本。如何实现这个功能呢?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现方法。

方法一:动态规划

动态规划是最常见的算法之一,可以用来解决最小化将阵列划分为K个组的成本问题。其基本思想是将问题分解为子问题,然后将子问题的解合并起来得到原问题的解。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 定义状态:设f[i][j]表示前i个元素划分为j组时的最小成本。
  • 初始化:将f[i][1]设置为前i个元素的和。
  • 状态转移:对于每个i和j,枚举最后一组的起点k,从而将问题转化为划分前k个元素为j-1组,划分剩下的i-k个元素为1组的子问题,即f[i][j] = min{f[k][j-1] + cost(k+1, i)},其中cost(k+1, i)表示数组第k+1到第i个元素的成本。
  • 最终结果:f[n][k]。

时间复杂度为O(n^2k),空间复杂度为O(nk)。

代码示例:

def min_cost(nums, k):
    n = len(nums)
    f = [[0] * (k+1) for _ in range(n+1)]
    s = [0] * (n+1)
    for i in range(1, n+1):
        s[i] = s[i-1] + nums[i-1]
        f[i][1] = s[i]
    for i in range(2, k+1):
        for j in range(i, n+1):
            f[j][i] = float('inf')
            for l in range(i-1, j):
                f[j][i] = min(f[j][i], f[l][i-1] + s[j] - s[l])
    return f[n][k]
方法二:贪心+二分

贪心算法是一种优化问题的算法,通常用于解决求最小成本等问题。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每次求解一个子问题,通过本子问题的最优解推导得到原问题的最优解。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 定义划分函数split(s, m),表示将数组s划分成m段的最小成本。
  • 初始化答案ans,将左右端点设为s数组的最大值和所有元素的和。
  • 进行二分枚举成本cost,在数组s中不断累加得到当前最大子数组和cur_sum,当cur_sum > cost时,将当前子数组记录为一段,计数器cnt加一,更新cur_sum为前缀和,直到遍历完数组。
  • 通过cur_sum和cnt比较m的关系,得到当前成本下数组s的划分情况,与ans更新最优解。
  • 返回ans。

时间复杂度为O(n*log(sum of nums)),空间复杂度为O(1)。

代码示例:

def split(s, m):
    cnt = 0
    cur_sum = 0
    for num in s:
        cur_sum += num
        if cur_sum > cost:
            cnt += 1
            cur_sum = num
    cnt += 1
    return cnt

def min_cost(nums, k):
    left = max(nums)
    right = sum(nums)
    while left < right:
        mid = (left + right) // 2
        if split(nums, mid) > k:
            left = mid + 1
        else:
            right = mid
    return left
总结

以上介绍了两种最小化将阵列划分为K个组的成本的方法,其中动态规划算法时间复杂度更低,需要较大的空间存储中间结果,适合处理中等规模的数组;贪心算法时间复杂度高,但空间复杂度为O(1),适合处理大规模的数组。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不同的算法可以提高程序的效率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