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5:33:25.865000             🧑  作者: Mango
PCA(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降维算法。PCA算法的本质是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低维空间中,使得数据保持原有的结构特征,并且可以尽可能地去除冗余信息。在实际应用中,数据通常是以矩阵的形式存储的,因此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C++语言实现PCA算法。
PCA的主要思路是将原始数据进行线性变换,将其转化为新的一组基。新的基的选取方式是使得变换后的数据方差最大的方向就是第一主成分,而其他方向的方差也要尽可能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得到一组新的基向量,然后利用这些基向量对数据进行投影,即可实现数据降维。
实现PCA算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本文给出的PCA算法实现比较紧凑,但对于理解PCA算法的本质非常有帮助。代码实现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Eigen/Dense>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namespace Eigen;
void pca(const MatrixXd& data, int dim, MatrixXd& transformed)
{
int n = data.rows(); // 样本数
int d = data.cols(); // 维数
// 中心化数据
VectorXd mean = data.colwise().mean(); // 计算均值向量
MatrixXd centered = data.rowwise() - mean.transpose(); // 中心化
// 计算协方差矩阵
MatrixXd cov = (centered.adjoint() * centered) / double(n - 1);
// 特征分解
SelfAdjointEigenSolver<MatrixXd> eigenSolver(cov);
VectorXd eigVals = eigenSolver.eigenvalues().reverse().head(dim); // 取前dim个特征值
MatrixXd eigVecs = eigenSolver.eigenvectors().rightCols(dim); // 取前dim个特征向量
// 计算投影矩阵
MatrixXd projection = eigVecs;
// 数据降维
transformed = centered * projection;
}
int main()
{
// 构造样本数据
MatrixXd data(5, 3);
data << 1.0, 2.0, 3.0,
2.0, 3.0, 4.0,
3.0, 4.0, 5.0,
4.0, 5.0, 6.0,
5.0, 6.0, 7.0;
// PCA降维
int dim = 2; // 降维后的维度为2
MatrixXd transformed;
pca(data, dim, transformed);
// 输出降维后的数据
cout << "Transformed data:\n" << transformed << endl;
return 0;
}
以上代码使用了Eigen库,它是一个C++线性代数库,用于高效地进行矩阵和向量计算。具体使用方法可以参考Eigen官方文档。
在PCA算法实现中,首先先对数据进行中心化,然后计算协方差矩阵。使用Eigen库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矩阵运算。
接着,利用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分解,得到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这里使用了SelfAdjointEigenSolver类,它可以对对称矩阵进行特征分解,得到的特征向量是规范化的。得到前dim个特征向量作为新的基向量,这些向量构成投影矩阵。
最后,利用投影矩阵将数据降维即可。降维后得到的数据是经过压缩的,但仍然保留了原始数据的结构特征。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C++语言实现PCA算法。PCA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降维算法,对于大规模数据的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对PCA算法的实现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降维的本质和实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