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4:55:21.015000             🧑  作者: Mango
题目要求将一个字符串转换为长度为 K 的相等子字符串串联,需要进行一定的成本操作才能实现。现在我们需要对该问题进行优化,使得成本最小。
我们可以通过对原字符串进行循环,将每隔 K 个字符组成一个子字符串,然后再将其与其他子字符串进行比较,计算成本。而成本计算可以根据相邻子字符串不一样的字符数量来进行,不同的字符数量越少,成本也就越低。经过计算,我们可以找到不同子字符串之间相差最小的字符,将其作为替换字符,用该替换字符完成整个字符串的替换,最终计算出最小成本。
具体步骤如下:
def calc_cost(s, k):
n = len(s)
cnt = [0] * 26
base = ord('a')
res = float('inf')
for c in s:
cnt[ord(c) - base] += 1
for i in range(k):
cost = 0
for j in range(i, n, k):
cnt[ord(s[j]) - base] -= 1
cost += min(cnt)
cnt[ord(s[j]) - base] += 1
res = min(res, cost)
return res
def substring_cost(s, k):
if len(s) % k != 0:
return -1
n = len(s)
cnt = [0] * 26
base = ord('a')
for c in s:
cnt[ord(c) - base] += 1
mn = min(cnt)
if mn > n // k:
return 0
for i in range(26):
if cnt[i] == mn:
c = chr(i + base)
break
return calc_cost(s, k)
字符串处理的场景中经常会用到拆分成相等的子字符串,例如比较两个字符串是否一样、找字符串中最长的相同子串等操作。因此对于这种需要拆分成相等子字符串的问题,该算法均可适用。例如:在搜索引擎中查询关键词时,对用户输入的查询字符串进行拆分、匹配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