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范式 (1NF)(1)

📅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4:56:41.439000             🧑  作者: Mango

第一范式 (1NF)

第一范式是关系数据库设计中的基本规范之一,用于描述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列都应该是不可分的最小数据单元,也即每一列都必须是原子性的,而不能再分解为多个数据单元。

举个例子,一个存储学生信息的表,如果把学生的姓名和姓氏合成一列来存储,那么这个列就不符合第一范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学生的姓名和姓氏分别作为两列来进行存储。

实现第一范式要注意的事项

为了实现第一范式,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每个列都应该是原子性的,不能再分解为其他数据单元。
  • 每个列都应该有一个唯一的列名,用来区分不同的列。
  • 每个记录的数据应当保证唯一性。
  • 每个列的数据类型应该与该列所存储的数据类型相匹配。
实例

举个例子,我们要设计一个存储学生信息的表,这个表应该包含以下列:

  • 学生ID:用于标识每个学生的唯一编号
  • 姓名:学生的姓名
  • 年龄:学生的年龄
  • 性别:学生的性别

现在我们按照第一范式的规范来设计这个表:

| 学生ID | 姓名 | 年龄 | 性别 |
| ------ | ---- | ---- | ---- |
| 1      | Tom  | 18   | M    |
| 2      | Lucy | 20   | F    |
| 3      | Jack | 19   | M    |

在这个表中,每个列都是原子性的,没有再分解的数据单元,每个列都有唯一的列名,每个记录的数据都保证了唯一性,每个列的数据类型和数据所存储的类型相匹配,因此这个表符合第一范式的要求。

总结

第一范式作为关系数据库设计的基本规范之一,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用于检验数据结构是否符合关系型数据库规范的标准。了解第一范式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关系型数据库,并避免不必要的数据冗余和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