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5:26:04.291000             🧑  作者: Mango
UGC NET CS 2017 年一月至三日是印度全国大学委员会进行的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考试,而问题 13 是其中的一道题目。该题目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函数,实现一个排序算法,在不使用任何其他数据结构的情况下将输入的数组按照升序排序。以下是该题目的具体描述:
给定一个长度为 $n$ 的整数数组 $arr$ 和一个正整数 $k$,实现一个排序算法,使得输入的数组按照升序排序。程序不可以使用任何其他的数据结构,空间复杂度必须为 $O(1)$,时间复杂度不超过 $O(n \log n)$。
该问题要求我们实现一个时间复杂度不超过 $O(n \log n)$ 的排序算法,并且不能使用任何其他的数据结构,因此我们需要考虑使用一种原地排序算法来解决该问题。常见的原地排序算法有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等。对于本题,我选择使用经典的堆排序算法来解决。
堆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待排序序列构建成一个大根堆或小根堆,然后将堆顶元素(即最大值或最小值)与数组中的最后一个元素交换位置,然后将剩余元素重新调整为一个大根堆或小根堆,再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所有元素都被排序。
以下是堆排序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
构建大根堆或小根堆:从最后一个非叶子节点开始,依次将其和其子节点进行比较,将最大(小)元素调整到父节点处。然后依次向前遍历所有非叶子节点,完成堆的构建。
排序:将堆顶元素与数组中的最后一个元素交换位置,然后将剩余元素重新调整为大根堆或小根堆。依次重复此过程,直到所有元素都被排序。
具体实现请见代码:
def heapify(arr, n, i):
"""
构建大根堆或小根堆
:param arr: 待排序序列
:param n: 堆的大小
:param i: 非叶子节点的下标
"""
largest = i # 初始化根节点为最大(小)值
left = 2 * i + 1
right = 2 * i + 2
# 找出左右子节点中的最大(小)值
if left < n and arr[left] > arr[largest]:
largest = left
if right < n and arr[right] > arr[largest]:
largest = right
# 如果存在左右节点的值大于根节点的值,则进行交换
if largest != i:
arr[i], arr[largest] = arr[largest], arr[i]
heapify(arr, n, largest)
def heap_sort(arr):
n = len(arr)
# 构建大根堆
for i in range(n // 2 - 1, -1, -1):
heapify(arr, n, i)
# 排序
for i in range(n - 1, 0, -1):
arr[i], arr[0] = arr[0], arr[i] # 交换堆顶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
heapify(arr, i, 0) # 重新构建堆
return arr
本题要求我们实现一个时间复杂度不超过 $O(n \log n)$ 的排序算法,并且不能使用任何其他的数据结构,因此我们选择了堆排序算法来解决该问题。堆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n \log n)$,空间复杂度为 $O(1)$,适用于数据量较大的排序场景,但由于存在大量的数据交换操作,因此相比其他的原地排序算法,其性能略逊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