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4:53:39.217000             🧑  作者: Mango
在Python中,我们可以使用单下划线 _
或双下划线 __
来定义受保护的成员变量和方法。这些受保护的成员在编码习惯上应该被视为内部使用,而不是公共API的一部分。尽管受保护的成员不应该被外部直接访问,但Python并没有提供真正私有的成员。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从外部访问受保护的成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来绕过Python的检查机制。
以下是一种方法来实现对受保护成员的非检查访问:
class MyClass:
def __init__(self):
self._protected_variable = 10
def _protected_method(self):
return self._protected_variable
def public_method(self):
return self._protected_method()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具有受保护成员变量 _protected_variable
和受保护方法 _protected_method
的类 MyClass
。在类的公共方法 public_method
中,我们通过调用受保护方法来访问受保护的成员变量。
外部调用者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访问受保护的成员:
my_obj = MyClass()
result = my_obj.public_method()
print(result) # 输出: 10
通过调用类的公共方法,我们可以从外部访问受保护的成员变量和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种推荐的做法,因为它破坏了对象的封装性。受保护的成员应该被视为内部实现细节,它们在公共API中不应该暴露出来。外部调用者应该尽量避免直接访问受保护的成员,而是通过公共方法来间接访问。
在编写代码时,我们应该遵循良好的编码习惯,仅将需要公开的成员作为公共API的一部分。同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对受保护成员的非检查访问,以保证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健壮性。
注意:这只是一种绕过Python检查机制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此外,这种非检查访问可能会导致意料之外的行为和错误,因此在实际开发中应该非常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