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4:49:03.435000             🧑  作者: Mango
彼得森算法是经典的用于解决共享资源互斥访问的算法之一,它是由彼得森(Peterson)于1981年提出的。这种算法通过循环判断和设置标志位来实现多进程之间的互斥访问。
其中,彼得森算法设置2号就是利用了CPU周期的特性和内存栅栏的机制,实现了多进程的互斥访问。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bool.h>
#define N 2
int turn = 0;
bool flag[2] = {false, false};
void* thread_proc(void* arg) {
int i = *(int*)arg;
while (true) {
flag[i] = true;
turn = 1 - i;
__sync_synchronize();
while (flag[1 - i] && turn == 1 - i);
// 临界区
printf("Thread %d is in critical section.\n", i);
// 延时,模拟临界区内的操作
usleep(1000);
printf("Thread %d exit critical section.\n", i);
// 结束临界区
flag[i] = false;
usleep(1000);
}
return NULL;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pthread_t threads[N];
int indexes[N];
for (int i = 0; i < N; ++i) {
indexes[i] = i;
pthread_create(&threads[i], NULL, thread_proc, &indexes[i]);
}
for (int i = 0; i < N; ++i) {
pthread_join(threads[i], NULL);
}
return 0;
}
当两个进程同时访问临界区时,会产生冲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彼得森算法设置了一个turn值,即一个标志位,用来标识哪个进程可以访问临界区。
彼得森算法设置2号是通过两个标志位flag[0]和flag[1]来实现的,其中flag[0]和flag[1]分别代表两个进程是否需要访问临界区,当一个进程要访问临界区时,会将自己对应的flag[i]位置为true,同时将turn的值设置为对方进程的编号(即1-i)。
然后,采用内存栅栏的机制来确保所有的写操作都已经刷新到内存中。接着,进入一个while循环,判断另一个进程是否已经在临界区内,如果已经在临界区内,则需要等待;如果没有,则可以进入临界区。完成临界区内的操作后,需要将自己对应的flag[i]位置为false。
彼得森算法是经典的进程同步算法,可以用于解决多进程之间的共享资源互斥访问问题。彼得森算法设置2号利用了CPU周期的特性和内存栅栏的机制,实现了多进程的互斥访问。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案,保证程序的正确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