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挖掘中基于聚类的异常值检测方法(1)

📅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5:39:58.864000             🧑  作者: Mango

数据挖掘中基于聚类的异常值检测方法

简介

在数据挖掘中,异常值是指与大多数数据点明显不同的数据点。而异常值检测是为了找到这些异常值的过程。异常值检测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金融、医学、航空、电子商务等。

聚类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它可以将数据点分成多个组或簇。在聚类分析中,异常值是那些不属于任何簇或属于一个非常小的簇的数据点。

因此,基于聚类的异常值检测方法可以通过将数据点聚类成簇来识别异常值。常见的聚类算法有K-Means、DBSCAN、层次聚类等。

基于K-Means的异常值检测方法

K-Means是一种常见的聚类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数据点划分到k个簇中,使得每个数据点都属于离它最近的簇。因为异常值与其他数据点明显不同,所以它们可能会属于一个非常小的簇。因此,我们可以将簇的大小作为异常值的度量标准。

下面是使用K-Means进行异常值检测的代码片段: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 构造数据集
X = [[1], [2], [3], [4], [5], [20]]

# 设置聚类数量为2
n_clusters = 2

# 构建并训练K-Means模型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n_clusters, random_state=0).fit(X)

# 获取每个簇的大小
cluster_sizes = [sum(kmeans.labels_ == i) for i in range(n_clusters)]

# 获取簇大小最小的簇的索引
min_cluster_idx = cluster_sizes.index(min(cluster_sizes))

# 获取异常值
outliers = [X[i][0] for i, label in enumerate(kmeans.labels_) if label == min_cluster_idx]

print(outliers)

代码片段解释:

  • 通过sklearn.cluster.KMeans类构建K-Means模型。
  • 通过fit方法训练K-Means模型,并使用labels_属性获取每个数据点所属的簇的索引。
  • 通过计算每个簇的大小来找到簇大小最小的簇的索引。
  • 通过遍历数据点和它们所属的簇的索引来找到异常值。
基于DBSCAN的异常值检测方法

DBSCAN是一种常见的聚类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密度高的数据点划分到一个簇中,而稀疏地分布的数据点则不属于任何簇。因此,DBSCAN可以很好地处理异常值。

下面是使用DBSCAN进行异常值检测的代码片段: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DBSCAN

# 构造数据集
X = [[1], [2], [3], [4], [5], [20]]

# 构建并训练DBSCAN模型
dbscan = DBSCAN(eps=3, min_samples=2).fit(X)

# 获取异常值
outliers = [X[i][0] for i, label in enumerate(dbscan.labels_) if label == -1]

print(outliers)

代码片段解释:

  • 通过sklearn.cluster.DBSCAN类构建DBSCAN模型。
  • 通过fit方法训练DBSCAN模型,并使用labels_属性获取每个数据点所属的簇的索引。其中,簇的索引为-1的数据点是异常值。
  • 通过遍历数据点和它们所属的簇的索引来找到异常值。
总结

基于聚类的异常值检测方法是一种常见的异常值检测方法。使用聚类算法可以识别那些不属于任何簇或属于一个非常小的簇的数据点。常见的聚类算法包括K-Means、DBSCAN、层次聚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