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5:23:32.390000             🧑  作者: Mango
在给定的图中, 经过一定数量的边后到达起始节点的方法数, 是许多问题中的经典问题。例如, 时间旅行中寻找 K 步距离的状态、最短路径问题等等。本文将介绍2种算法,帮助你能够以的较高的效率计算出这类问题。
暴力计算法
是一种最朴素的方法, 它通过遍历每一种从起始节点出发,经过 K 条边到达其他任何节点的路径来实现。 在实现的过程中, 任何情况下出现的节点不能超过 K+1 个。
该方法需要用到图遍历的深度优先搜索(DFS)或广度优先搜索(BFS)。由于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都很高,实际应用中该方法并不实用。
result = []
def dfs(cur_idx, cur_depth, K, path, graph):
if cur_depth == K:
if cur_idx == 0: # 判断, 是否恰好经过 K 条边回到起点
result.append(path)
return
for i in range(len(graph[cur_idx])):
dfs(graph[cur_idx][i], cur_depth + 1, K, path + [graph[cur_idx][i]], graph)
def count_path(graph, K):
dfs(0, 0, K, [0], graph)
return len(result)
动态规划(DP)为
恰好经过 K 条边寻找路径数量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具体而言, 该算法使用一个二维数组 dp[i][j], i 表示已访问的节点数,j 表示当前节点的下标。dp[i][j] 记录经过 K 条边,到达下标为 j 的节点的方法数量。 因为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只关心恰好经过 K 条边的路径数量, 所以我们不更新 dp 中的那些i 大于 K的位置。
动态规划算法的核心是将当前有一定经过边的路径,以及将要添加的新边拆分成很多子问题,并将子问题的结果进行合并。
def count_path(graph, K):
N = len(graph)
dp = [[0] * N for _ in range(K+1)]
for i in range(1, K+1):
for j in range(N):
for k in range(len(graph[j])):
dp[i][j] += dp[i-1][graph[j][k]]
return dp[K][0] if K > 0 else 1
对于不能使用 dp
解决的较小规模的问题, 可以尝试使用 暴力DFS或BFS
方法, 可以求出具体路径;对于较大规模问题, 则可以使用 动态规划DP
方法, 可以在短周期内计算出较精确的路径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