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MS中串行和非串行日程表的计算(1)

📅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5:30:23.923000             🧑  作者: Mango

DBMS中串行和非串行日程表的计算

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日程表是指在给定时间内执行的数据库事务序列。在一个单一的数据库中,可能会有多个事务同时进行或者相互竞争资源。在这种情况下,DBMS需要确定每个事务的执行顺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DBMS中的日程表分为串行和非串行两类。

串行日程表

在串行日程表中,每个事务按特定的顺序依次执行。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只有一个事务可以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这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但是也降低了系统的性能。

非串行日程表

在非串行日程表中,多个事务可以并发地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这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但是可能导致脏读(dirty read)、不可重复读(non-repeatable read)和幻象读(phantom read)等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DBMS采用了多种技术,如锁定(locking)、封锁(blocking)、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等。

计算日程表

DBMS中计算日程表的过程称为调度。调度的目标是生成一组执行事务的操作序列,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调度算法通常基于以下两个因素:

  • 事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 资源的互斥关系

通常使用的调度算法包括:

  • 串行调度算法(SSA)
  • 具有优先级的调度算法(PDSA)
  • 基于锁的调度算法(LDSA)
  • 时间戳调度算法(TSA)
代码片段

以下是用Python语言实现基于时间戳的调度算法的代码片段:

def timestamp_schedule(transactions):
    # 为每个事务分配时间戳
    for t in transactions:
        t.timestamp = get_current_timestamp()

    # 按时间戳排序
    sorted_transactions = sorted(transactions, key=lambda t: t.timestamp)

    # 初始化已提交事务集合
    committed_transactions = set()

    # 生成执行序列
    execution_sequence = []
    while len(committed_transactions) < len(transactions):
        for t in sorted_transactions:
            if t not in committed_transactions and can_execute(t, committed_transactions):
                execution_sequence.append(t)
                committed_transactions.add(t)
                break

    return execution_sequence

在这个代码片段中,get_current_timestamp()函数用于获取当前的时间戳,can_execute(t, committed_transactions)函数用于检查事务t是否可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