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5:26:29.690000             🧑  作者: Mango
在有向图中,每条边都有一个权值,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权值来计算出从某个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但是,如果我们希望得到一条经过的边的权值异或和最小的路径,该如何解决呢?
这种问题可以用基于最小生成树的算法来解决。其中,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是两种常见的最小生成树算法。
Prim算法是一种贪心算法,它从一个起始节点开始,逐步扩展成一颗最小生成树。具体步骤如下:
在Prim算法中,我们需要同时维护两个集合:MST集合和非MST集合。MST集合用于存放已加入最小生成树的节点,非MST集合用于存放还未加入最小生成树的节点。我们用key数组来保存每个节点到MST集合中的最小距离。对于每个节点,我们需要查询它的邻居是否在MST集合中,如果是,则更新key数组。同时,我们需要记录每个节点的父节点,以便构造最小生成树。
在代码实现方面,我们可以使用堆来维护非MST集合中的节点。每次从堆中取出key值最小的节点,加入MST集合,并更新其邻居的key值。
下面是Prim算法的代码实现:
import heapq
def prim(graph, start):
n = len(graph)
key = [float('inf')] * n
parent = [None] * n
mst = set()
non_mst = [(0, start)]
key[start] = 0
while non_mst:
k, u = heapq.heappop(non_mst)
if u in mst:
continue
mst.add(u)
for v, w in graph[u]:
if v not in mst and w < key[v]:
key[v] = w
parent[v] = u
heapq.heappush(non_mst, (w, v))
return parent
Kruskal算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最小生成树算法。它的主要思想是,将所有的边按照权值从小到大排序,然后每次加入一条边,如果这条边所连接的两个节点不在同一个连通分量内,则加入最小生成树。具体步骤如下:
在实现Kruskal算法时,我们需要使用并查集来进行连通性判断。具体来说,我们需要维护一个parent数组,表示每个节点所属的连通分量。每次加入一条边时,我们需要检查它所连接的两个节点是否在同一个连通分量内。如果是,则不加入这条边;如果不是,则合并这两个连通分量。
下面是Kruskal算法的代码实现:
def find(parent, u):
while parent[u] != u:
u = parent[u]
return u
def kruskal(graph):
n = len(graph)
parent = list(range(n))
edges = []
for u in range(n):
for v, w in graph[u]:
edges.append((w, u, v))
edges.sort()
mst = []
for w, u, v in edges:
pu = find(parent, u)
pv = find(parent, v)
if pu != pv:
parent[pv] = pu
mst.append((u, v))
if len(mst) == n - 1:
break
return mst
在得到了最小生成树之后,我们可以使用异或操作来计算出从原点到终点的最小权值。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使用DFS遍历最小生成树,记录下从起点到每个节点的异或和。最终,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记录得到从起点到终点的最小权值。
下面是计算最小路径的代码实现:
def dfs(graph, u, parent, xor_sum):
for v, w in graph[u]:
if v != parent[u]:
dfs(graph, v, parent, xor_sum ^ w)
def min_path(graph, start, end):
parent = prim(graph, start)
dfs(graph, start, parent, 0)
return xor_sum[end]
本文介绍了在有向图中找到边的异或总和最小的路径的算法。具体来说,我们使用了基于最小生成树的算法,包括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在得到最小生成树之后,我们使用DFS遍历最小生成树,记录下从起点到每个节点的异或和。最终,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记录得到从起点到终点的最小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