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4:56:43.767000             🧑  作者: Mango
本文介绍了 SP2 竞赛第 47 章中涉及的算法测验相关内容。该竞赛主要考察参赛者对于算法和数据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SP2 竞赛第 47 章中包含两道算法测验题目,分别是:
其中,第一题通过 Kruskal 或 Prim 算法求解最小生成树;第二题通过动态规划算法求解两个字符串的最长公共子序列。
Kruskal 算法是求解图的最小生成树的一种经典算法。其主要思想是:将图中的每条边按照权重从小到大排序,然后依次加入最小生成树中,当加入一条边后出现环时,舍弃该边,直到选取了 V-1 条边为止。
Kruskal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E log E),其中 E 为边的数量。
下面是 Kruskal 算法的 Python 代码实现:
def kruskal(graph):
mst = []
parent = {v: v for v in graph.keys()}
edges = sorted([(w, u, v) for u in graph for v, w in graph[u]])
for w, u, v in edges:
root_u, root_v = find(parent, u), find(parent, v)
if root_u != root_v:
mst.append((u, v, w))
parent[root_u] = root_v
return mst
def find(parent, v):
while v != parent[v]:
v = parent[v]
return v
Prim 算法也是求解图的最小生成树的一种经典算法。其主要思想是:从任意顶点开始,每次选择一个与当前树相邻的、权值最小的顶点加入树中。
Prim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E log V),其中 E 为边数,V 为顶点数。
下面是 Prim 算法的 Python 代码实现:
import heapq
def prim(graph, start):
visited = set()
mst = []
heap = [(0, start)]
while heap:
w, u = heapq.heappop(heap)
if u not in visited:
visited.add(u)
mst.append((u, w))
for v, w in graph[u]:
if v not in visited:
heapq.heappush(heap, (w, v))
return mst
最长公共子序列是求解两个序列的公共子序列中最长的一个序列。其主要思想是:对于两个序列 X 和 Y,定义一个数组 C,其中 C[i][j] 表示 X[:i] 和 Y[:j] 的最长公共子序列的长度。则有以下递推式:
C[0][j] = 0, C[i][0] = 0 C[i][j] = C[i-1][j-1] + 1, if X[i-1] == Y[j-1] C[i][j] = max(C[i-1][j], C[i][j-1]), otherwise
最长公共子序列的时间复杂度为 O(nm),其中 n 和 m 分别为两个序列的长度。
下面是最长公共子序列的 Python 代码实现:
def lcs(X, Y):
m, n = len(X), len(Y)
C = [[0] * (n + 1) for _ in range(m + 1)]
for i in range(1, m + 1):
for j in range(1, n + 1):
if X[i - 1] == Y[j - 1]:
C[i][j] = C[i - 1][j - 1] + 1
else:
C[i][j] = max(C[i - 1][j], C[i][j - 1])
return C[m][n]
本文介绍了 SP2 竞赛第 47 章中两道算法测验题目以及它们的算法实现。通过对这些算法的掌握和应用,可以提升自己的算法和数据结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