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5:25:25.824000             🧑  作者: Mango
布尔玛能见度是一个分类问题的度量指标,最初由 Lila Rajiva 和 Edward P. Kohn 提出。该指标的目的是在没有任何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衡量模型的预测能力。它通常用于二分类问题中,其中每个类别都有一个布尔值(真/假)标记。然后,通过计算不同阈值下的精度/召回率(真阳性率),可以获得一个能见度曲线,从而可以通过选取最佳阈值来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
对于一个二分类问题,假设已经得到了正确的类别标记和模型的预测结果。通过计算不同阈值下的真阳性率和假阳性率,可以得到一个能见度曲线。
真阳性率(True Positive Rate): $TPR = \frac{TP}{TP + FN}$
假阳性率(False Positive Rate):$FPR = \frac{FP}{TN + FP}$
其中,$TP$ 表示真阳性数量,$FN$ 表示假阴性数量,$FP$ 表示假阳性数量,$TN$ 表示真阴性数量。
然后,可以通过绘制 TPR vs. FPR 曲线来计算布尔玛能见度。
布尔玛能见度是一个用于衡量模型预测能力的度量指标,特别适用于二分类问题。通过计算真阳性率和假阳性率,并绘制能见度曲线,可以评估模型的性能。此外,布尔玛能见度具有不依赖任何先验知识的优点,但无法处理多类别分类问题和区分不同类型的错误。